芝加哥人口占美国人口0.92%,经济占1.25%。
什么做法?限制大城市发展,鼓励小城镇发展。讲完这个之后,我们系统把地价的问题讲一讲,把土地的问题讲一讲,因为买房子就是买地。
有两到三年的房地产泡沫一个劲鼓起来的过程,这个时候大家开心,终于我的钱有地方投了,现在很多人的钱没地投。第一个原因是因为欧洲工业化进程比较缓慢,比较漫长,得懂点经济史,它在大概100-150年的时间里面农民才基本走完,当然到了一定阶段,也有阶段性,你说100年吧,甚至说50年,面对什么状况呢?原来农民还没有走光,两三代人要走出去,还没有走光呢,退休的回来了。以下为演讲实录(未经本人审定): 今天晚上非常高兴再一次来到《长安讲坛》和大家相见,谈一个大家关心的热门话题,我们房价的问题,房地产市场怎么回事争议很多。不能老在需求方做文章,也要在供给方面做文章,这个问题现在集中在供给侧。从城里退休回来的人拿着一生的积蓄回来的,二是带着社保回来的,就是说有钱的,不是说大富人,中产阶级,他是通过城市的就业提高了收入这么一群人,还带了一生现代城市生活的经历和经验,回来第一件事修老宅,老宅里现代化。
以前对这个问题还没有充分暴露,现在越讲大家有点越认同,就是看到这个基本现象。像东方那样的国家,我们不是听西洋音乐长大的,不像维也纳一个星期得听两次音乐会才是生活。四、带路战略的目标——为资源而向西 对于一个具有明确地缘指向的战略来说,赋予其过多的全球战略目标内容,显然是不太合适的,全球战略应该用其他全球性的战略设计来解决。
比如,如果按照发达国家的平均标准计算,由于中国人口规模庞大,年产10亿吨钢也很正常,年产1亿台汽车也不会过剩,如果今天的13·8亿人口中有80%是城市人口,中国的生产规模就需要比目前增加2·5倍,这需要中国以9%的年均增速再增长15年才能实现。二战前世界的经济中心在环大西洋地区,但是随着二次战后日本、亚洲四小和中国经济的相继崛起,世界的经济中心就不断从环大西洋地区向环太平洋地区转移。这是因为从全球货币使用结构看,美元占比超过40%,欧元占比超过30%,再加英镑与日元,发达国家的货币就占到了全球的八成以上。所以,地中海是欧元湖,在带路战略的沿线国家,是越向西,欧元的势力就越强。
对于人工智能而言,比如机器人技术的应用,更是会以生产效率的提升来扩大生产规模。现在说在未来5到8年内纯电动车会替代传统的汽车,但还是离不了电,而电是二次能源,世界火电机组有6成是烧煤的,4成是烧石油和天然气的。
进入 王建 的专栏 进入专题: 一带一路 。可见,从实物量上看,主要资源的进口比价值量还要快。再比如,过去6年中国的原油产量不仅没有增长,反而减产了1%,都是因为资源储量被耗尽,才引起产出增长率下降,乃至转为负增长。所以,对于带路战略这么大的一个战略来说,明确其战略重点是非常重要的问题,因为只有明确了战略重点,才能理清多元目标之间的关系,知道我们每一步应该怎么走,什么成本值得付出,能够为中国收获什么经济、政治乃至军事利益。
Target2反映的是欧元区各国中债权与债务的累积额,目前主要是北欧国家拥有的债权不断增加,和南欧国家累积的债务不断增加,需要说明的是,其中80%以上的债权是属于德国的。如果不了解欧洲经济与欧元的前景,大搞X新欧有意义么? 二、中国是为输出过剩产能而实施带路战略吗? 另一方面,中国的净储蓄供给能力也不是无限的,这就涉及到应该怎样看中国的产能过剩问题。我还特别列出了近两年的进口情况,近两年虽然国内的经济不断下行,但初级产品进口增速还是特别快,这就说明了一个情况:应该是国内在资源产出速度在下降,比如铝,中国铝矿资源仅占世界的3%,但铝矿年产量却占到世界的21%,由于连年产出大增消耗了大量资源,国内产量掉下了不得不依靠进口是早晚的事情。展望未来20年,中国的能源、矿产和农产品的获取方向,主要是依靠中东与非洲,这就很好地解释了带路战略的空间指向为什么是向西的问题。
其次,由于带路战略有明确的地缘空间去向,是通过发展与沿线国家的各种经济政治关系来达到中国的战略目的,因此如果以带路战略取代美式新全球化不可能,接替美元的战略地位就同样不可能。比如美国对东亚的贸易能占到40%,但欧洲只占15%。
因此,若说带路战略是新全球化的新框架,由于没有包含世界经济的主体,在很大程度上就失去了全球化的含义。由于国内资源产出长期落后于资源需求增长,甚至是需求增长而产出下降,主要资源的进口依赖率就必然会越来越高,并且必然使世界资源产出越来越被中国所吸纳。
美国在成为世界霸主之前,早就是南北美洲的霸主,而中国直到目前连中日韩自贸区都没有搞定。第一,川普上台后美国实体经济正在走上逐步封闭的道路,原因是发达国家的虚拟经济已经走到头了,不得不回调。带路战略是长期战略,如果未来欧洲市场具有广阔增长前景,目前中欧货运班列间进出口贸易间严重的出大于进现象就会逐步消失,地方对货运班列的补贴也会逐步为增长的关税所取代。必须看到,在冷战后的新全球化过程中,主要工业国从进口资源转向进口制成品,给中国让出了资源进口空间,07危机以来世界经济增长陷入低迷,对资源的需求相对较弱,也有利于中国增加资源进口。比如直到去年,中国的城市户籍人口才刚过5亿,人口的主体还是农民身份,而城乡消费差距仍高达3倍。首先,带路战略的实施方向是明显的西向化的,即陆路与海路的交通方向都是向西朝西亚、欧洲和非洲延伸的。
那么,如果排除了获取欧洲市场、输出过剩产能、接替美国新全球化的领导地位,以及助推人民币国际化这些目标后,中国的力量要跨出国界向西延伸的目的是什么呢? 我认为,是为了获取资源。三、实施带路战略是为了接替美国引领新全球化和接替美元的地位吗? 爆发自美国的07全球金融危机,严重伤害了美国的元气,川普上台以来,美国不仅提出要退出TPP、 NAFTA等经济组织,也要退出全球气候条约,甚至认为北约对美国也没有意义。
说中国钢铁是过剩产能,但去年中国人均钢产量只有580公斤,世界完成工业化的国家人均1吨,日本2吨。当然,在冷战结束世界进入虚拟资本主义时代后,货币不仅为实体经济服务,也越来越多地为虚拟经济服务,乃至为虚拟经济服务替代了为实体经济服务,成为了货币使用的主体。
比如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以货币交易的最大单一商品是石油,年均高达万亿美元,由此使美元脱离黄金后仍能拥有货币霸权。前面已经说过,如果中国展开大规模城市化,到2030年将会产生8亿新增城市人口,中国的工业产出规模必须达到目前的2·5倍才成,这虽然会保未来15年中国仍能有9%的年均经济增速,但对世界资源的需求也必然会增加3倍甚至更多。
因此 不能以目前的总供求态势来制定长期战略。所以北欧国家的净储蓄增长,是跟不上南欧国家负债进口的需求的。但是在中国的东面即环太平洋地区,却集中了世界40%的人口、50%的贸易和60%的经济。此时我们也看到了国内外对为什么要实施一带一路战略(以下简称带路战略)的各种探讨与议论,比如说是为了进入欧洲市场,是为了输出过剩产能,为了接替美国的世界领导地位,引领新全球化,为了推动人民币国际化,乃至为了创造人类发展新模式,比如三个共同体。
自2013年中国政府提出带路战略以来,许多地方政府都以开通X新欧为参与带路战略的重要行动,由于去程与回程列车明显不成比例,大约为3:1,且去程特别是回程的空载率很高,和海运相比没有明显的经济性,所以不仅需要地方政府给予财政补贴支持,社会舆论也多有批评。而在进入虚拟资本主义时代后,世界最大的单一商品竟成为货币本身,其货币交易的内容,主要是利率衍生品与汇率衍生品。
怎么能过剩呢,过剩是暂时的,一旦中国进入大规模城市化过程,中国的产能就会显得严重不足。由此而言,带路战略所经的沿线国家,不是越多越好,而是尽量要少而精,以减少政治麻烦与经济负担。
第三,欧洲内部的经济运行状况与机制,也正在对欧洲各国扩大进出口造成强约束。第二,以进出口占GDP的比重衡量,虽然欧洲的经济开放度要高于美日,但欧盟的内贸率要显著高出美日,比如美国对北美的贸易比重只占40%,日本对亚洲的贸易占50%,但欧元区主要国家的彼此贸易比重都在60~85%之间。
因此想以带路战略奠定人民币取代美元的基础,就有些文不对题了。欧元统一的目的,本来是为了通过市场规模的扩充更加优化资源配置,已形成更高的经济增长率,但在欧元统一后的17年中,却形成了北欧生产,南欧消费,北欧出口,南欧进口,以及北欧储蓄,南欧借债的格局。虽说是石油美元,但是在欧元诞生后,中东有些国家如伊朗,就开始发展用欧元结算石油出口。此外,从历史上美国从世界政治边缘走向中心的过程看,虽然它1890年工业就超过英国,在一战前GDP就超过英国,却是在1945年二战结束后才正式接替了英国的世界领导地位,期间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时间,而且是在两次欧洲严重消弱了英国的实力后才得以接替英国地位的。
因此,除非有新能源和材料革命的出现,就不会减少各国的资源冲突。中国要想走向世界,必先走向亚洲,然后才是世界,不能还没走稳就想跑。
海路应出缅甸入印度洋,再进入海湾和非洲。但是这种变化是美欧经济朝向经济虚拟化演变的结果,那么中国推行人民币国际化的目的,是为了学习美欧搞虚拟经济吗? 当然不是,中国虽然人民币在世界支付货币中的占比目前只有不足2%,排名也很靠后,但是中国却是世界第一的实体经济大国,而且因为工业化,特别是城市化的目标还没有完成,还有很长的实体经济道路要走,因此人民币国际化的过程,应该是随中国实体经济发展而自然推开的过程,比如,中国应首先追求人民币的周边化,已及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使用人民币结算。
这种以美元为主的全球货币支付结构也具有明显的空间结构特征,即美元的使用,包括贸易、投资和储备,主要集中于环太平洋地区,所以有人形象地称太平洋为美元湖,但是在带路战略朝向的欧洲、中东和非洲地区,却是欧元的天地。所以上述国家才是带路战略中重要的战略节点,是必须搞定的国家。
本文由长命百岁网谁说分布式能源与电网不友好?电网不接纳已成为历史长命百岁网的认可,以及对我们原创作品以及文章的青睐,非常欢迎各位朋友分享到个人站长或者朋友圈,但转载请说明文章出处“国家电网:分布式光伏前十省区排名”